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都市青春>文豪1983> 第131章 旅行者1号

第131章 旅行者1号

  第131章 旅行者1号

  有哪些人可以邀请来呢?

  目前来看,余切在圈内能联系到的泛泛朋友,主要是从三条线上来的。

  头一个是燕大,他结交了一些翻译家、诗人和作者。但作者们大多去做了留学生,不适合请来。

  第二个是《十月》相关的燕京作家圈,他确实能请来几个,屈铁宁和余桦这两位他的笔友,就是不错的对象。

  第三条线是《军文艺》相关的军旅作家,其中确实也出了人才,管谟业肯定能被刘家炬叫来,因为刘家炬认识管谟业的老师。

  算算,其实也不多啊。最多再加上一个阿莱。阿莱后来的成名作《尘埃落定》又黄又暴力,其实有点“魔幻”现实主义。

  于是,余切就写下这几封信,广发英雄帖,直接或者是间接的转交到本人手中。

  这个西湖会议的时间经过商讨,暂时约定在十一月份,是的,还有小半年。

  在当时,要组织起来一个南北作家的会议,是需要给够时间的。

  《沪市文学》没想到他行动这么迅速,给余切开了一个月改稿的工资费——90块钱,三块钱一天,让他在沪市再玩上一个月。

  余切退回钱:“我不是为了钱来的,而且,燕大进入了考试季,我得先回去了。”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不好再劝,但九十块钱还是硬给了。

  岩波书库,或者说岩波书屋的社员小林得知余切要回燕京了,打算同他一道去燕京,继续催稿。

  “你甭着急,我给你写一篇短篇小说,就是去火车上几天的事儿,我一边乘车一边写小说,等我一到了燕京,小说就寄给你。”

  小林不相信,并且实际去火车站看了余切有没有写小说的条件,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中国人从一个大城市,到另外一个大城市,居然要两三天吗?

  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国家,虽然面积不大,但绝对长度不低,同等距离从北海道到东京需要九个小时。他们是新干线。

  小林感到痛心疾首:“作家怎么能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创作?余老师,我来给你买机票。”

  “你恐怕买不到。”

  因为当时购买机票需要介绍信,开头是“xx民航售票处:兹介绍xxx同志前来购买x月x日自xx至xx飞机票x张,请接洽。”

  结果,这个日本人通过在华商会的关系,真搞到了机票。

  机票还挺“便宜”,正好九十块钱。

  余切就多了两天时间在沪市,这一次,说什么都要把小说写出来给岩波书库才行。李小林听说了这件事情,回去和巴老讲,让余切在巴老家中住了两天。

  巴老劝道:“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创作环境?来看看我家,说不定你会喜欢这里。”

  这话他是用川话来和余切讲的,余切就没有推辞了。

  老巴同志这辈子换了挺多地方住,有好几个“巴老故居”,但只有沪市这个地方,是他人生中住的最久,也最舒服的地方。

  确实很漂亮。

  三层别墅掩映在园林之中:广玉兰、日本晚樱和紫藤交替开放,尤其是六月份的时候,美不胜收。

  巴老有个儿子叫李晓棠,在沪市文史资料编辑室编辑,他才刚去,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住在公家单位。余切暂时住的就是这位原先的地方。

  家里还有个小女孩叫端端,是李小林的女儿,巴老很宠爱这个小女孩儿,端端的成绩不好,巴老说是功课太特么难了,不是孩子的问题。

  从巴老的家里,余切学明白了他之后的四合院应该怎么去装修,以及如何提高影响力。

  头一个是充足的书籍储备,巴老的家中,书架、书柜近八十个,三楼、北辅楼、南辅楼放满了书籍,一些是孤本,市里面的图书馆都未必有。

  余切的四合院虽然不是三层楼,但房间数量算起来还要更多一些,他的四合院是两院合并,中间可以拿来做园林,空的屋子可拿来收集名人字画。

  第二个是广交朋友,他家随处可见乐器,钢琴、小提琴、萨克斯管,这不是因为巴老本身会这些,而是因为原先想培养女儿做一个音乐家,巴老的一些朋友也会乐器。在余切住的这两天,巴老的朋友经常来找他玩。有的会给大家露一手。

  这时候,他们就能直接从巴老那借用乐器,自然是十分方便。

  有一天晚上,余切自己也手痒难耐,坐在那弹上了钢琴。

  李小林看到了很惊讶:“余切,你还会弹钢琴呢?”

  “我来燕大之后,学了一些。”

  李小林道:“学钢琴太难了,听起来很好,学起来却非常困难,没想到你却学会了。”

  她这么一说,巴老家里面的人都来听余切弹曲子。

  曲子不难,是最普通的《D大调卡农》,钢琴初学者的水平。

  但这曲子很耐听,自1680年写出来后,就被称为世界上最治愈的曲子。

  1977年,美国人发射的旅行者1号上,就有这个曲子。

  “目前,这个飞行器已经离开土星,往海王星、冥王星去了。”余切被巴老问到这个飞行器现在去了什么地方,他就这么和巴老解释。

  巴老听了后说:“我们中国的飞行器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