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回大明摄政> 第608章 阁老表态

第608章 阁老表态

  “诸卿,你们怎么看?”

  暖阁内,弘治皇帝拿着手中那份自通政司送来的奏报询问在场众臣。

  刘建等人此刻人都麻了,这啥跟啥呀,京城的百官都安分了,即便是当初朝鲜大君状都告到朝堂来了都没人愿意站出来弹劾太子殿下、蔚王殿下。

  为何?惹不起!早就吃够堑长脑子了。

  怎么某些个玩意脑子是摆设呀,朝堂这么明显的局势都看不清,还敢往人枪口上撞?

  当初太子殿下和蔚王殿下为了弄到这备倭权可是又和文官暗杠一手的,明摆着对其重视至极,在这上面耍花招没有绝对的把握你是怎么敢的呢?

  嫌自己小命太长想要下去插队?

  现在好了,人家备倭新军出海作战不仅大获全胜,还把你们勾结的证据带了回来,你们连狡辩的资格都没有了。

  现在是真可以提前带着全家下去抢位置插队咯......

  “陛下,备倭新军神勇无比,出海直捣倭寇老巢,可谓是大大扬了我大明国威,为大明这些年死在倭寇手上的百姓们报了血海深仇啊。”

  刘建想了想拱手沉声。

  不管怎么样,态度摆正,先肯定这份华丽的战绩吧。

  “刘公所言甚是,备倭新军不负陛下与二位殿下的期望,为我大明东南扫去顽疾,此乃大善。”谢迁紧随其后附议。

  说实话,若是抛弃后面隐藏着的那件事,备倭新军这战绩真的没得说。

  虽然倭寇这个狗皮癣比起北方的大患——游牧民族来说显得微不足道,但对大明这些年造成的损失也着实不算小。多少年下来,大明对倭寇的政策都是以防备为主,即便是郑和时期的无敌舰队也没有出海剿灭倭寇。

  其一是因为郑和舰队的主要发展方向、任务跟这个不搭嘎;其二便是这倭寇漂于海上对海情太熟了,想在海外针对打击的难度真不小;其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那时候的大明虽然强大,但北边征北大将军要征漠北,难免交趾要进军,海上又要下西洋,朝廷实在没什么余粮去整在那时还不算特别泛滥的倭寇了。

  再往后到宣德、正统之后......

  呵呵,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所以当初数百倭寇被新军全歼,许多人(利益相关者除外)是感到很激动的,被狗屎恶心了这老些年,终于是站起来了,可不扬眉吐气嘛。

  但这次的战绩出来,众人更多的是惊叹,觉得难以置信。

  上次虽然是全歼,但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

  当地全员一心,百姓们更是被调动情绪自发巡视帮助备倭新军灭倭。

  所以能全歼虽然很牛博弈,但大家都觉得在不算夸张。

  但这次不一样,这可是杀出海外去干架呀。

  客场作战,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就这样居然还是一面倒的碾压局,谁听了不迷糊?

  所以要是不提某些事,单论这战绩佩服是真该佩服。

  只是可惜,某些事是抛不开的。

  “对于江南某些家族勾结倭寇之事呢,诸卿为何不说说这?”

  果然,弘治皇帝见众人都是避开此事,直接自己站出来点明主题。

  避?你们往哪避?

  朕能不知道备倭新军战绩卓越嘛,备倭新军要手上没两把刷子太子、蔚王那俩混小子敢自己库库往下下命令然后再让下面递上一个事后产物来敷衍朕?

  一想到自家那俩混小子,弘治皇帝就脑壳痛。

  这种军事命令往下丢也不知会朕这个老爹,不知道军事是国家重中之重,不能随便乱来的嘛?!

  真是给他俩惯坏了。

  尤其是朱厚照那混球,天天给他带来惊吓就算了,居然还捣鼓出了个什么葵水巾!

  朕听了都臊得慌!

  要不是最后皇后和秀荣被他收买了,朕非揍死他不可!

  呼~算了算了,想这小子干嘛,先办正事,办正事要紧。

  “这世家勾结倭寇欲要联手对付备倭新军之时,诸卿怎么看?”

  刚拱手发言到谢迁感觉自己好累,他是真不想了这件事,因为他就是地地道道的江南人士,而且世家走私这件事吧......

  他还真不怎么好说......

  因为......

  “陛下,此几家名为读书人,诗书传家之辈,却勾结倭寇损我大明之利,欲毁我大明之军,按律当诛。”

  “臣请从重处置,以儆效尤。”

  谢迁沉声,有所觉悟。

  有些时候,就得果决果断一些,态度要明确。

  “臣赞叹谢公所言,此等贼子无君无父,当从重论处。臣附议。”

  “臣也附议。”

  刘建、李东阳见谢迁居然这么果决,不由余光微扫而过。

  谢怼怼还得是你呀,嘴快脑子也快,态度很端正啊。

  随即二人也是很快跟上表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