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此乃大秦之幸

  嬴昭微笑着点头。

  “刘爱卿快快请起,望你日后继续为我大秦效力,共创盛世辉煌。”

  下朝之后,刘肥满回到家中,昭平公主早已等候多时。

  “夫君,今日这等荣耀,实乃我家之幸,亦是我大秦之幸。”

  刘肥感慨万千。

  “这皆是陛下的厚爱与信任,为夫自当更加勤勉,不负陛下圣望,亦不负夫人的期望。”

  公主轻轻点头。

  “夫君,往后这责任更重,切莫因一时之荣耀而迷失自我,需时刻铭记为朝廷的初心。”

  刘肥紧紧握住公主的手。

  “夫人放心,我心中有数,哪怕前路艰难险阻,我亦会坚守正道,不辜负这浩荡皇恩。”

  太上皇却忽然宣布要老秦宗室世家进入朝廷任职,而且可以不经过科举,担任的都是四品以上的要职。

  这一消息在朝堂之上掀起轩然大波。

  “太上皇此令,实在有违祖制,科举乃为朝廷选拔贤能之正道,是为天下学子提供公平进身之阶,如今这般行事,让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何以为望?这岂不是断了天下读书人的晋升之路,寒了天下学子之心?”

  “陛下啊,老臣以为,此举定会引起朝堂动荡,陛下三思而后行,切莫因一时之念而动摇了朝廷的根基。”

  “诸位爱卿,此乃太上皇之意,朕亦是颇为为难,太上皇念及宗室对大秦的功绩,欲给他们一些机会。”

  “陛下,若开此先例,日后朝廷用人如何服众?那些凭借真才实学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又当如何自处?这必然会导致朝廷内部的纷争与混乱。”

  这时,刘肥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如此一来,朝廷的公信力将大打折扣,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不利。”

  “是啊,武宁侯所言极是,科举制度历经多年,为我大秦选拔了众多贤能之士,若随意打破这一规则,让宗室凭借特权入仕,必然会引发诸多问题,朝廷纲纪何在?”

  嬴昭无奈地说。

  “朕深知其中利害,可太上皇之令朕又怎能违抗?朕亦是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刘肥说道。

  “陛下,或许可派臣等去与太上皇陈情,陈明其中利弊,若能说服太上皇收回成命,那自然是最好,即便不能,也可让太上皇更加清楚此事的影响。”

  嬴昭急切地问道。

  “刘爱卿,你觉得此举可行?”

  “为了朝廷的公正与稳定,为了大秦的未来,臣愿一试,哪怕前方困难重重,臣也绝不退缩。”

  于是,刘肥与几位大臣一同前往太上皇处。

  “太上皇,科举之制历经多年,如今让宗室不经科举便任要职,不仅会扰乱朝纲,破坏公平竞争的环境,长此以往,朝廷将难以招揽到真正的贤能之士,于大秦的长治久安极为不利。”

  太上皇语气略显不悦。

  “朕念及宗室对大秦的功绩,他们也曾为国家出生入死,朕欲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也能在朝堂上一展身手。”

  刘肥继续说道。

  “太上皇,若因宗室的功绩而破坏了科举制度,那便是舍本逐末,如此一来,不仅会让天下学子心寒,若因此失了人心,又谈何长治久安?”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言辞诚恳。

  “太上皇,科举制度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它确保了人才的质量。”

  “太上皇,如今的大秦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宗室若有真才实学,通过科举入仕又有何难?”

  太上皇神色有所松动,说道。

  “此事容朕再思量思量。”

  回到朝堂,嬴昭急切地问道。

  “如何?太上皇可有松口?”

  刘肥回道。

  “太上皇尚未最终决定,但已有动摇之意,臣等还需继续努力,说服太上皇改变主意。”

  然而,一些宗室子弟得知此事后,却是大为恼怒。

  在宗室的聚会中,嬴勇怒冲冲地说。

  “这刘肥竟敢反对我们入仕,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他不过是一时得势,就敢如此嚣张。”

  “哼,定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不久,便有人在朝堂上弹劾刘肥,说他居功自傲,意图专权。

  刘肥听闻此弹劾。

  “臣一心为朝廷,此等污蔑,实乃无稽之谈,臣绝无半分私心。”

  嬴昭说道。

  “刘爱卿莫急,朕自会查明真相,不会让忠臣蒙冤。”

  嬴昭在朝堂上怒斥那些弹劾之人。

  “无中生事,诬陷忠良,该当何罪!你们为了一己之私,恶意中伤朝廷重臣,简直是无法无天。”

  那些人吓得面如土色,刘肥说道。

&em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