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第623章 我在大唐皇帝面前侃侃而谈

第623章 我在大唐皇帝面前侃侃而谈

  <div class="tt-title">第623章 我在大唐皇帝面前侃侃而谈

  对于大人物而言,效忠之词每天都会听到,至于愿不愿意采信,存乎于一念之间。

  如今的杨一笑早已不比从前,手腕比刚穿越那会老道了太多,他看着眼前这个官员,深知对方在迫切什么,倘若他这一刻对其稍加颜色,这官员必然会感激涕零。

  然而,帝王之恩威恰恰在于令人难测。

  因此杨一笑面色毫无变化,反而慢慢踱步离开了楼台边缘,似乎失去兴致,生出离去之念。

  身后官员顿时浑身颤抖,眼睛深处有着难以名状的惶恐,而在惶恐的更深处,则是一抹晦暗无比的绝望。

  这人以为自己失去了机会……

  他原以为这是他毕生最大的机会……

  他依旧跪在地上,神情黯然的低着头,当杨一笑踱步离开之时,他甚至连出声再争取一下投效机会的勇气都没有。

  似他这等士族出身之辈,深受上下阶层泾渭分明之影响,虽然从小没被灌输过忠君爱国的思想,但是从小到大一直被教导要知进知退,尤其是面对上位者,必须保证足够的谦卑。

  上位者愿意赐下的,可以接着。

  上位者不予恩典的,不可强求。

  所以直到杨一笑已经走出老远,这官员依旧乖乖跪在地上不动,或许是因为心中希望的破灭,他双眸之中的黯淡更加晦暗了。

  但也就在他心绪低落到极点的时候……

  他忽然听到了一声淡而悠然的召唤!

  “朕并非对你摒弃,而是对景色失了兴致,起来吧,不用跪着!”

  是洪武大帝的声音,是洪武大帝让他起身。

  起来吧,不用跪着,最后这七个字,宛如天籁之音。

  人只有在患得患失之下,才能明白从绝望到希望是多么让人欣喜若狂。

  这一刻,官员那晦暗如死的心绪瞬间活了过来,他感觉浑身难以抑制的颤抖,他明明自认为是个有城府之辈竟然忍不住眼泪喷薄而出。

  ……

  原因很简单,他知道自己终于获得了机会。

  以他的聪慧,岂能听不出洪武陛下的声音带有温勉之意?

  果然,杨一笑的声音再次淡然响起,似乎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别有所指:“这烟雨楼上的景色,确实令人心旷神怡,然则当下乃是初春,难以得见烟雨迷离的景象,因此,朕虽心中难舍终当离去……”

  “留一份美好愿景,许将来故地重游,三五年之后,或可一览所愿也!”

  聪明人之间的对话不需要明说,越是隐含代指越能体现话语中的深意。

  杨一笑看似是在说烟雨楼,其实说的是当下整个南云,他说当下乃是初春时节,难以见到自己想见的烟雨迷离美景,实则是一种隐喻,意味着现在的大唐还不能吞下整个江南。

  对于任何一个帝王而言,放弃到嘴的肥肉都是一大遗憾,但是为了全盘的宏图大计,却不得不把这份遗憾压下,因此杨一笑又说,他虽然心中难舍但是终当离去。

  只不过虽然现在离去,却又留下一份美好愿景,他说将来会故地重游,那时候或可一览所愿,这个所愿要在什么时候达成呢,杨一笑很明确的给出了三五年之后的定论。

  也就意味着,三五年之后大唐必然再起雄狮,那时候不会再接受南云的求和,那时候必然是一战定鼎一口吞下。

  而言语深邃到极致的象征,恰恰便是这种悠然之间谈吐,能听懂的人会听懂,听不懂的人就没资格获得赏识。

  为帝王者,当如此也!

  如果是刚穿越那会的杨一笑,说话肯定不会如此的绕来绕去,即便眼下他已经做了皇帝,他对身边之人也不会如此,但是,对于外人不得不如此。

  这是太上皇老爷子几次三番的严令,也是老爷子在位三十多年积累的帝王之术,一股脑儿教给了杨一笑,让杨一笑越来越像个帝王。

  ……

  那官员果然是个聪明人,几乎在一瞬间就领会所有。

  他没敢立马起身,而是仍旧跪在那里。

  他声音里有难掩的激动,但他很明显在尽力的克制激动:“陛下,小臣懂了,三五年之后,当陛下故地重游之时,那时候小臣必然鞍前马后,再次躬身领路带您登上这座烟雨落。”

  “那时候陛下定然一偿所愿,站于顶楼俯瞰整个锦绣江南,览阅烟雨迷离之景,纵观芸芸众生之态。”

  “陛下,小臣会一直等着这一天,并且,小臣会为了这一天竭尽心力。虽九死,心不悔。”

  真是个聪明人!

  不愧是出身士族的精英。

  虽然官职地位稍显低微,但越是低微才越值得收用。

  杨一笑颇为赞赏的点点头,缓缓抬手微微招了一招,示意之下,再次温勉:“起来吧,不用跪着,聪明人就该有聪明人的待遇,在朕看来你已经获得相应的资格。”

  那官员这次没敢耽搁,立马听话的从地上起身,然后以一种垂手小步的姿态,小心翼翼的凑到杨一笑跟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