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第551章 都以为很聪明,其实阴谋藏不住

第551章 都以为很聪明,其实阴谋藏不住

  时,大唐洪武三年,八月中旬,中秋刚过。

  宜登科,宜祭祀,宜出行,宜文事……

  自古所谓,秋闱登科,大唐中书省传书通告天下,皇帝杨一笑再次开启恩科,号召天下各方士子,前来求取上进之路。

  同时,为扩大这次科举选拔人才的基数,大唐中书省再次通告四方,今次恩科不限制士子的来历。

  无论是不是大唐的子民,无论来自于南云还是后汉,哪怕是草原金国的读书人,只要愿意来大唐全都欢迎。

  只不过,有一个唯一性的特殊限制……

  此次恩科,只选寒门,凡士族之子弟,又或者门阀之族人,不予接纳参加恩科,想要科考必须等大唐的正式科考。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杨一笑这是预防后患。

  如今大唐非常缺乏官员,必须通过科举选拔人才,而如果放开士族参与进来,那么很可能会导致今后的大唐全是士族官员,真要出现这种局面,必然导致尾大不掉。

  所以,杨一笑做出限制,借用恩科的名义,只选择寒门士子。

  恩科!

  什么叫恩科?

  意思就是皇帝额外恩典的科举,不属于正式开启的科举范畴,既然不属于正式,而是皇帝个人的恩典,那么规则肯定由皇帝定,士族门阀即便反对也没用。

  所有人都能看出来,杨一笑态度很果决,这一次,只选寒门。

  ……

  为了扩大影响力,为了让穷苦读书人能够获知消息,大唐这次不但动用中书省通告天下,同时还出动了几千个八百里快骑。

  只见这一日,燕京城的城门突然全部开启。

  几千红翎急使,纵马疾驰出门,一边跑,一边大声高呼:“大唐洪武三年,陛下开启恩科,奉洪武大帝之命,传播四方咸使闻之,科举恩科,只选寒门……”

  科举恩科,只选寒门!

  大唐如今五个道,共有九十州域,五百七十余个县,以及正在建设的五千镇子。

  国土面积已经很庞大,从南到北接近一千里,因此哪怕动用八百里加急,最快也要两三天时间才能跑遍。

  但是……

  伴随着几千红翎急使的狂奔,消息必然迅速在大唐传开,甚至这些红翎快骑还要进入其它势力,向整个中原的寒门穷苦读书人宣布告知。

  明面上,没有任何一家势力敢阻拦,甚至为了示好,还得派兵帮忙一同宣布,原因很简单,杨一笑亲自给各方势力写了信。

  信上只有一句话:“你们不缺士族读书人,你们不要寒门苦孩子,朕这里要,别拦着他们来……”

  现如今杨一笑的亲笔书信意味着威慑,不管南云赵构还是哪家势力都得给面子,如果不给面子,大唐兵马朝发夕至。

  所以,几千红翎急使毫无阻隔的向四方奔走,通告,传播消息。

  无数贫寒之家的学童,又或者落魄寒门的士子,很快都会知道这个消息,必然会努力把握住这次机会。

  恩科啊!

  当今中原最强大的大唐恩科!

  开国帝王杨一笑出身寒微,所以要给穷苦人家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能让穷苦读书人的家人换个活法。

  所以,他们必然会告别家人启程,无论何等艰难困阻,但是一定要去参加大唐的恩科。

  大唐开国才三年,这已经是第三次恩科,由于是杨一笑亲自参与制定规则,因此摒弃了固有科举的许多弊端,杨一笑作为穿越者,吸收了千年积累的精华。

  他要重用穷苦读书人,他要给落魄寒门士子机会,并且士族门阀的读书人,让百姓之家的英才尽归所用。

  一旦他将天下贫寒英才收用,大唐缺官的弱点便能补足。

  到时候国力日渐暴长,必然再次向外开疆拓土。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任何势力能阻挡杨一笑的步伐。

  那时候,距离一统中原不远了!

  ……

  然而,各方势力肯定不愿意大唐这么顺。

  虽然明面上不阻拦,但是暗地里下绊子,甚至针对这次恩科的特点,各地士族专门制定了对策。

  南云皇宫,赵构连续召见二十二家门阀,连连商量多日,有人提出了一招毒计。

  只听此人冷笑道:“杨一笑想摒弃士族,准备只选穷苦学子,可惜他算盘打的再好也没用,他忽视了学子身份可以冒充这个漏洞……”

  “造一份家乡住址,不难。”

  “造一份出身来历,也不难。”

  “老夫已经和族老商量过了,这次最起码派出两百个晚辈,先给他们弄一份家户引,让他们散入各地冒充寒门,然后以寒门士子身份,光明正大的去参加科举。”

  “那些贫穷人家的读书人没法和我们士族相比,因为他们无论学识还是见识全都差的多,如此一来,大唐科举的胜出者是谁呢?”

  “是我们啊!”

  这人一边说着,一边得意而笑,目视众人道:“诸位不妨设想一下将来,整个大唐的官员全是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