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32章 李广要糟

第32章 李广要糟

  正如朱厚炜料想的那样,在清宁宫和万岁山毓秀亭相继起火后,文官们也开始在外廷用此二灾劝谏弘治皇帝。

  徐溥致仕后,刘健升到了内阁大学士首辅,他上书曰:切见近年以来灾异频仍,内府火灾尤甚……窃惟古之圣王未有不遇灾而惧者,或避殿减膳或责己求言……(明实录)

  以刘健为首的文官,先让弘治皇帝不要惧怕,但还是要减膳祈祷,问责自己,纳谏忠言。

  这是文官们老生常谈的事了,所谓纳谏忠言,就是要让皇帝多听一听忠心的臣僚劝谏,此举无外乎就是从弘治皇帝手上剥夺皇权,壮大臣僚权力。

  ……伏愿大开离照,独运乾刚,进贤黜奸,明示赏罚……广求直言、指陈弊政。(明实录)

  文官们洋洋洒洒就此天灾,不知劝谏了弘治皇帝多少事,总结来说就一个意思,多听一听文官们的话,不要乾纲独断,不要一意孤行,不要宠溺奸臣太监。

  这些奏疏看起来都是假大空,但实则是让弘治皇帝惩戒阉党,减少土木大兴之事。

  尽管弘治朝,阉党的势力已经被无限弱化,毕竟前有王振、汪植等大太监,后有刘瑾、魏忠贤等太监中的佼佼者祸乱朝纲,弘治朝实际没有那么多权柄滔天的太监,顶多也不过只有一个李广。

  但李广只是爱财,并不贪权,那文官们为什么还要就阉党说事?

  因为他们要改变大明当下之格局,地方政府和军队卫所,都有镇守太监、监军太监的存在,这些人的存在,就是牵制文官的障碍,文官们当然要除掉这些障碍。

  这两场火灾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这也是为什么周太后会说弘治皇帝会头疼了。

  这些道理朱厚炜都知晓,但朱厚照其实还不太理解。

  他不担心自己的老爹,能做了这么久的天子,自然会应对得当。

  朱厚炜问周太后道:“祖奶奶,为什么会起火?”

  周太后听着朱厚炜的幼稚问题,苦笑了一下,道:“天灾呀!秋天天干物燥,自然容易走水失火啦。”

  朱厚炜歪着脑袋好奇的道:“可是阿娘说皇宫用的东西都是最好的,为什么还要起火?”

  周太后愣了一下,是啊,皇宫用的木材都是最顶尖的材料,外面还会涂一层防火漆,一般来说不会这么容易起火才对。

  朱厚炜在引导周太后的思维,只是周太后不知道而已,她总不可能认为一个三岁的孩子能在利用她、引导她。

  无论是毓秀亭还是清宁宫,负责建设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内宫监太监李广!

  或许毓秀亭和清宁宫的材料不会出问题,李广就算再胆大包天也不可能在这上面动手脚。

  但李广不干净呀!

  他不经查,这些年李广作为内宫监掌印太监,究竟贪污了多少,谁又能知道?

  周太后沉思片刻,对外道:“来人!”

  一名老太监走了过来,恭敬的道:“参见太皇太后。”

  周太后询问道:“清宁宫是谁负责建造的?”

  “回太后,是内宫监李广李公公。”

  “毓秀亭呢?”周太后又问道。

  老太监恭敬的回道:“回太后,亦是内宫监太监李广李公公。”

  周太后一腔怒火在心中,不由开口道:“这也李广,那也李广!”

  “这李广是后宫的天不成?”

  “派人去查查李广!”

  周太后虽然不会去过问外廷的事,但内宫的事他还是有权力过问的,查一查太监而已,对周太后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

  朱厚炜知道,李广的好日子应该到头了。

  朱厚炜本还在想着该怎么收拾李广,恰好就出现了天灾,配合着这场天灾,朱厚炜循循善诱的引导周太后……杀人于无形中。

  只是这种事,谁也不会将其和不满三岁的小孩子联想到一起,更不可能去想一个三岁小孩会利用此事达到某种目的。

  ……

  内宫监。

  这两场灾祸发生后,李广其实觉得问题不大,甚至还隐约有些兴奋。

  毓秀亭和清宁宫失火之后势必要重修,那负责重修的工程无疑又会落在李广头上,这两都不是小工程,可以从中攫取多少私利可想而知,因此李广如何能不兴奋。

  这就相当于这两项工程,他前后中饱私囊了四次。

  李广心情不错,见几名小太监回来,却没将春和宫婢女抓回来,不由训斥道:“人呢?!”

  小太监告诉李广说蔚王出面了,他们不敢硬抓人。

  索幸李广今个儿开心,并没有为难几名小太监,于是道:“这几日去信给广州、贵州、云南,让他们运输梨花木来北平。”

  李广甚至已经提前开始安排重建之事。

  可也就在此时,另外一名小太监从外走了进来,紧张兮兮的对李广道:“老祖宗,出事了,出事了。”

  “太皇太后命人要来查您呢。”

  李广愣了愣,惊愕的问道:“查咱?查什么?为什么要来查?”

  小太监摇头说不清楚,只是知晓今天蔚王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