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318章 蒸汽机车

第318章 蒸汽机车

  朱由检除了上朝,其余时间都会把自己关在御书房,拿着纸笔写写画画。

  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科学院的成就远远超乎自己的预期,究竟是太小看古人了,还是太高看自己了?

  如果古人本身就有这些智慧,为何明清两朝六百年的历史,没有发展出科学技术。

  反而是西方世界趁势崛起,最终靠着坚船利炮,敲开东方世界的大门。

  “皇爷,皇爷……”

  王承恩气喘吁吁地跑进来,神色苍白。

  朱由检皱眉道:“何事惊慌?”

  王承恩咽了口唾沫,说道:“科学院鼓捣出一个大……大怪兽,冒着黑烟,太吓人了!”

  “你说什么玩意?”

  朱由检大为不解,什么怪兽?环太平洋吗?

  “就是,就是……很大的,一个大烟囱,冒黑烟,轰隆隆响……”

  王承恩连说带比画,但是根本说不清。

  朱由检却听懂了,好像是一台靠蒸汽就能跑的车!

  他心头一震,赶忙问道:“你说的这玩意在哪?”

  王承恩指着外面,说道:“就在煤门外!”

  煤门就是西边的阜成门,因为西山产煤,平时有拉煤的车经过,久而久之,就被叫成了煤门。

  科学院的基地就在西山脚下,如果已经来到煤门外,岂不是说……这玩意能跑起来!

  朱由检感觉到太不可思议,简直有些不敢相信。

  “走,去看看!”

  王承恩跟上,招呼道:“皇爷您稍等,奴婢去安排銮驾……”

  “不必了,多派暗卫,轻装简行!”

  朱由检已经迫不及待,坐上马车,出宫直奔西城门。

  走了没多久,看到前面好多百姓围观,隐隐听到一阵阵闷响。

  王承恩安排护卫散在人群中,然后招呼朱由检下车,拨开人群,来到近前。

  只见一个巨大的铁制锅炉矗立在木质车架上,锅炉上方伸出一根粗壮的烟囱,还在冒着黑烟。车架下方装着四个铁轮,轮子上还包裹着厚厚的铁皮,显然是用来增加摩擦力。车架后方连接着一根粗大的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车轮相连,随着锅炉内蒸汽的推动,连杆一上一下地运动,带动车轮缓缓转动。

  朱由检心中震撼不已,上次去科学院,不过是十几天前的事。

  这才短短十几天,他们不但解决了动力传输问题,甚至造出了一台能跑的蒸汽机车!

  就在这时,方以智匆匆来到近前,准备行礼,却被朱由检一把拦住。

  “免礼免礼,朕是微服出宫,不必声张。”

  朱由检压低声音,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台蒸汽机车:“你给朕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方以智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恭敬地说道:“回陛……那个……”

  朱由检随口说道:“黄老爷!”

  “是,黄老爷!”

  方以智微微颔首,然后说道:“此物正是臣……我等近日研制的蒸汽机车,我等按照黄老爷的指点,将蒸汽动力与机械传动结合,终于实现了马车不用马的设想!”

  “黄老爷请看,这锅炉内的煤燃烧后产生蒸汽,蒸汽通过这根管道进入气缸,气缸内有活塞,蒸汽推动活塞上下运动,活塞又通过这根连杆带动车轮转动。”

  “黄老爷曾经提到,蒸汽可以驱动机械,我等便想,何不将蒸汽机与马车结合?于是,我等便开始琢磨,如何将锅炉和马车结合起来。”

  朱由检大为赞赏,问道:“短短十几日,便有如此成就,真的是,是……”

  至于是什么,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赞美之词。

  方以智脸上带着几分钦佩之色,说道:“这些多亏了黄老爷当初力排众议,成立科学院。自从科学院成立以来,许多工艺都突飞猛进。就拿冶铁技术来说,为了改良东风二号,我们不断试验新的冶炼方法,如今炼出的铁不仅更加坚韧,还能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压力。还有其他很多技术,都在进步,有了这些基础,才能制造出蒸汽机车。”

  朱由检听完后,心中的困惑豁然开朗。

  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坚实的基础和循序渐进的积累。

  古人并不笨,反而极其聪明,只要给他们提供正确的方向和足够的支持,他们就能将理论变为现实,前提是有足够牢固的基础。

  如果没有冶铁技术,只有天马行空的创意,有什么用呢?

  方以智看到朱由检看得很认真,便继续说道:“此车虽已能跑动,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说,锅炉的密封性不够,蒸汽泄漏严重。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不足,爬坡时容易打滑。还有,这车的速度实在太慢,目前只能动起来,但是速度还比不上马车。”

  朱由检闻言,说道:“你说的这些很正常,任何新事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你们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你这玩意是从西山实验基地开出来的吗?”

  “正是!”

  方以智点点头:“足足两个时辰,才跑了二十多里路,中途还要加水……”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