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热心网友们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还通过私信给他发示意图,他不会知道在现代随处可见的纸,做出来需要那么多辅助工具。

  “抄帘,”何淼举起早就准备好的工具,“这个就是,主要是将煮烂煮软的木浆平整均匀地抄起来的。之后揭起底部的软帘,就能将成型的木匠放到石板上晾晒。当然,现在还不能抄,得等水的温度降下来之后。”

  尉缭看着那一锅微微泛黄的浆水,突然间有些激动。

  李斯站在他旁边,被抓得手臂生疼。

  尉缭说道:“我,我好像知道这纸是用来做什么的了?”

  刚说完,就看见陛下的眼神看过来。

  李斯忍着疼笑道:“老国尉知道什么了?”难道你家的鬼谷山果然是跟何淼出身的那个山是紧邻?

  尉缭:李斯,你也不年轻。

  “这木桨成型之后,便是纸,纸是否可用来书写?”说着,尉缭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何淼,盼着他说是有声怕他说不是。

  弹幕又又又沸腾了

  【卧槽,这也太聪明了吧,东西还没做出来的,他竟然已经猜出来了。】

  【关键是尉缭一开始来的时候,是把纸当吃的来着。】

  【不奇怪,尉缭这个姓氏就是从他的官职而来的,据可靠推断,秦始皇陵中兵马俑的军阵都是尉缭给设计的,咱们现代还有一本《尉缭子》传世,其中的军事思想在现代来说都是有其价值的。他要是不聪明,秦朝应该也没有多少聪明人了吧。】

  何淼愣愣地点头:“纸是用来书写的,您是怎么猜出来的?”

  尉缭激动得有些失态:“果真如此。哈哈哈,果真如此。陛---”

  转头想跟陛下说如果何司丞做出来的这种纸真的有他想的那般,即使封他一个列侯也不为过。

  不过他的嘴被预判了他将会说出什么的赵高给捂住了,“上卿,小心脚下。”

  【赵高这样的人,能成功也是有原因的。】

  【又一次没有让陛下的马甲漏掉。】

  尉缭这才想起来,陛下似乎很喜欢隐瞒着身份和这个骊山何司丞相处,他挥开赵高的手,“果真如此,我等参与第一次造纸之人都将载入史册。”

  江莼抽了下嘴角,你现在也是大秦史册必载之人。

  “我能理解老上卿的心情,如果能出现新的书写工具,必能使天下贤人齐集咸阳。”江莼说道。

  尉缭点头,指着木浆和何淼拿着的抄帘,“如果没有猜错,纸必是比竹简更为轻薄之物,若是这一锅能抄出百张来,其效用便会远高于竹简。”

  胸中盘旋着一句恨不得马上跟陛下分享的话:“有此物,带来的变动将不亚于陛下之统一六国。”

  陛下对六国的统一,只是表面的统一。

  度量衡和文字,都是没有触及根本的东西。

  当今天下,最需要的是对秦始皇之政策思想变化的归一,如果纸真有他猜想的那般神奇,这个过程将会加快,且如水归大海般自然。

  嬴政微握了下拳。

  尉缭能想到的,他如何能想不到。

  李斯更是很快想到了,还想到了当年跟从荀子读书时,师父对韩非的重视多过于他,离开师门之日,荀子给他的话也只有一句“不要因为过重的私心失去当初来求学的本心”。

  如果纸是尉缭所猜想那般,那么他要重修他们法家经典。

  因此当木浆刚降到五六十度,入手微烫却可以忍受的时候,这一个个的就迫不及待地要让何淼开始抄纸。

  何淼没抄两下,已经被学会的李斯接了过去。

  因此何淼又退到一边,成为那个带着网友围观的清闲人。

  【哈哈哈,能怎么办呢,都是实打实的老祖宗,我们淼淼只有宠着了。】

  刘季也看出来纸这个东西的重要性,从何淼的右边走出来,低声道:“何司丞,我们再煮一锅?”

  看这些上卿如此喜欢的,多做出来一些可当做珍宝卖到咸阳城。

  何淼发现还是要用到他准备做饭的大铁锅,那咱们先开开锅吧。

  这时就体现出来只有一个摄像头的不要方便,有人要看何淼带刘邦开锅,更多的人建议何淼在旁边看着陛下他们抄纸。

  最后陛下送的那大铁鼎是让刘邦李韬二人,用猪油开得锅。

  这个其实也不用技巧,拿猪油不停地将整个锅面润到就行了,现在着急用呢,润半个时辰就够的。

  半个时辰后,嬴政小心翼翼地接下来最上面的一层纸,尉缭李斯等人围着陛下,看着那张比树叶还薄的纸,眼中异彩连连。

  这也太神奇了。

  那么些木浆竟然能做出来这许多,而且叠放在一起晾干竟然丝毫不妨碍揭开,倒是单独放在石板上的那几张,虽然干得很快,却不能完整地揭下来。

  “国尉,你来试试书写。”嬴政将头一张纸放在尉缭面前。

  江莼将笔墨碰上前。

  尉缭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写下一个大大的秦字,看到墨迹在上面晕染开,众人心中都为这一点不完美而失望。

  不过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