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9读书网>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八百七十二章 反贼不彻底,就是对陛下忠诚

第八百七十二章 反贼不彻底,就是对陛下忠诚

emsp; 这份名录第一家就是山西蒲州王氏,就是王崇古一家;其次是松江府孙克弘、孙克毅两兄弟;第三名是山东胶州湾即墨张氏,这家榜上有名的原因是种海带、晒盐场;第四名是广州电白港潘氏,卖铁锅为生。

  名录一共有一千三百余家,遍布大明各地,连四川都有,但凡是响应了朝廷号召,减租、还田都在名册之上。

  “此名单从何而来?”朱翊钧将名册放在了一旁,这一千三百家,全都是万历维新的受益者,其中三分之一,都已经称得上是势要豪右之家了,居然也被如此对待。

  “名单从南院学正刘梦阳手中获得,他收了臣一万银,将此份名录抄录给了臣,臣光是找到他,就花了两万银。”李在芳赶忙回答道。

  “只要你所言句句属实,你花费的银子,朕事后给你报销,若有半分虚假,国法伺候。”朱翊钧许诺,在皇帝面前撒谎,还骗皇帝的钱,什么性质不必多言。

  李在芳赶忙说道:“陛下,臣句句属实,此事另有人证十七人,在殿外恭候,臣只是讨个公道,银子,仰万历维新之大势,臣家中略有薄财。”

  李家变得这么有钱,得感谢开海,他们家是烧瓷器的,原来也就是个普通乡贤缙绅,万历开海后,他们家瓷窑十五个,匠人三千五百人,赚的钱比过去几百辈子都多。

  钱不钱的无所谓,主要是让陛下知道,新兴资产阶级,是支持陛下维新,是支持清丈还田减租营庄法的,田里那点收益,真的可有可无了。

  “宣人证。”朱翊钧一挥手,开始亲自办案。

  十七名人证都是受害者,这里面居然有七名进士,都是在南院考不中监生,到了京师考中了进士,等于说,南京国子监监生比进士还难考!

  朱翊钧听完了十七名人证的陈述,平静的问道:“先生,朕听了半天,若是没有丁亥学制,这份名单上所有家族,他们的孩子,都入不得他们这个江南文盟的私塾、学院、国子监,只能弃儒从商,操持贱业?”

  “或者更加明确的说,不能通过正常途径,靠科举获得政治站位。”

  张居正俯首说道:“以臣看来,此风恐怕不止万历维新,自洪武年间的止投献之风发端,已经两百年了,这份名单,也是存在了两百多年了,只要遵从圣命,就不得入学,此乃反贼行径,陛下,选贡案,宜瓜蔓连坐。”

  能让张居正说出瓜蔓连坐这四个字,显然张居正已经非常非常生气了。

  瓜蔓连坐,就是彻彻底底的清除流毒,要祸及家人。

  不仅仅王崇古一家在名单之上,甚至连宜城侯府、奉国公府、宁远侯府这些新兴武勋也在其中。

  也就是李先芳不差钱,得知此事后,心里不平,钻牛角尖,非要搞清楚究竟怎么回事,否则这份名单绝对不会出现在皇帝的面前。

  甚至不是因为皇帝降阶郊劳,夏宗尧邀请李先芳去看热闹,李先芳也不会看到大明军容耀天威后,酒后吐真言,告诉夏宗尧有这份名单。

  李先芳委屈。

  按照他所学的知识,哪怕是旧儒学,乡贤缙绅、势要豪右的阶级属性,就是安土牧民,就是管理好乡民,让乡民们安居乐业,所以才享有赋税、法律上的特权。

  按照阶级论的解释,乡贤缙绅,势要豪右,在地方是占据了分配地位的统治阶级,享受了公认的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清丈还田减租营庄,的确伤害了很多人的利益,但陛下给了新的发财的路数,不让坑自己人,可以坑夷人去。

  李先芳六岁开始蒙学,读书二十年,二十六岁的他,哪怕是考中了进士,还是觉得委屈,夏宗尧这一劝,李先芳脑子一热,就写了奏疏。

  事情,不该是这样的。

  “诸位学子安心,此事若是真的,朕会严加处治,安心在京师治学,没人能为难你们。”朱翊钧看过了十七名证人,看着王崇古说道:“王次辅,护他们在京师的安全。”

  “臣遵旨。”王崇古立刻领旨,保护好证人除了保护他们的安全,最重要的是保密,连他们的名字,都不会出现在公开的案卷之上。

  “臣、学生等告退。”夏宗尧和李先芳带着证人俯首告退。

  这件事之所以要高启愚上奏,是因为高启愚是功臣,他搞出的丁亥学制,无意间给了这些‘投献’之家一条出路,考不中举人、进士,也不是一事无成,丁亥学制的九龙大学堂,是另外一个出路。

  所以礼部最终决定,由高启愚领礼部上奏,这可是揭发反贼行径的功劳。

  若不是丁亥学制的推行,投献之家,也不会有一千三百余家之多,最开始这份名单只有三百多家,这近千家的投献之家,多数都是在丁亥学制推行之后,才榜上有名。

  这里面不全是丁亥学制的原因,毕竟万历维新滚滚向前,这一千多家遵从王命的投献,是各有各的原因,比如浙江吴兴南浔五家,都是被迫的,不还田,皇帝要杀人,只能还田了。

  即便是被迫还田,也在投献之家的名册上,简直是不讲道理。

  沈鲤出班俯首说道:“陛下,这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按照名录增长的速度,这么涨下去,岂不是天下乡贤缙绅、势要豪右皆是投献之徒?”

  “陛下,这是毫无疑问的反贼行径,臣想到了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此案之恶劣,有过之无不及!”

  陛下的威望固然高,但不如太祖高皇帝;陛下手中的军队实力固然强,但不如太祖高皇帝的武功,太祖高皇帝是自己打下的天下,即便在洪武年间,止投献的风力,依旧是甚嚣尘上,而止投献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比如这份投献之家的名单,利用对教育的垄断,对投献皇帝之家打击报复。

&emsp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